宁夏灵武白芨滩三代人遏制“沙魔”艰苦创业荒漠上建起美丽家园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内的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一组组老照片、老物件,不觉间将人带回半个世纪前,第一代白芨滩人以风沙洗礼青春的年代。当年的白芨滩是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黄沙漫天舞,沙丘比房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芨滩管理局局长王兴东用这里传唱多年的民谣向记者介绍说。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东部,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总面积8.18万公顷。
据介绍,从1953年建场至今,三代治沙人艰苦创业,完成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面积近100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0.6%,在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营造了一条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特别是在大泉干燥性流动沙区,实现了沙漠后退20公里的壮举。不断探索治沙模式,让荒漠成绿洲若不是展览馆内真实的场景再现,记者很难想象造访途中所经过的这片林地,竟是由几代治沙人一亩亩、一片片的努力带来的。
走在路上道路全被沙子埋,双脚丈量崎岖路。这是第一代白芨滩人当年的真实情况。
据王兴东介绍,几代白芨滩人先是在湿润、半湿润性沙丘地造林;继而探索出引水灌溉治沙林农牧立体开发等模式,使一片半荒漠流动沙丘变成人工绿洲。近年来,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给白芨滩的治沙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林场改变过去一季造林、成活靠天的传统治沙模式,创造出了扎草方格治沙的成功经验。盛夏治沙时节,职工们在沙漠里一待就是一天,沙子烫得能烤熟鸡蛋,四周也没有树木遮阴,中午在沙漠里吃饭基本是伴着沙子下咽。
王兴东说。驱车行驶在绵延近200公里的治沙路上,随处可见忙碌的场面。马鞍山、大泉等管理站的干部、职工们冒着刺骨的寒风,挥动手中的铁锹,栽下一株株柠条幼苗。
马鞍山管理站治沙片区内,正在装车卸苗的职工王贵说:今年站上早早就安排了冬季造林任务,把任务分解到每个工人,全面完成了4000多亩地、40万株栽植任务。他身后沙山上的一片柠条已经有20多厘米高。
治沙与治穷结合,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区的治沙工作不仅让林场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边部分农民也深受教育。一些常年靠挖甘草、麻黄谋生的农民,转变生产方式,积极投入治沙造林,打工挣钱;他们还把麦柴销售给林场。他们每年从这两项中实现收入1000多万元,基本解决了生活和生产问题。
上滩村工头王文清在林场打工,手底下从最早的10个人到现在的70多人。他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我们买菜都困难,现在发展沙区经济,通过栽苗、植树、扎草方格,工头每年能拿七八万元,普通工人每年能拿6万元左右。在与沙漠的无数次较量中,白芨滩人探索出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五位一体治理开发模式:在沙漠外围营造大面积以灌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围绕干渠、公路、果园建设多树种、高密度、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大型骨干林带,构成第二道生态屏障。
在两道生态防线的保护下,内部引水拉沙造田,培育经果林和苗圃,果园成为职工的摇钱树,苗圃成为职工的绿色银行。在田间空地,种植畜草,发展养殖业,形成牲畜粪便肥田、林草养殖牲畜两项循环产业。
2015年,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借此机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进而实现了从五位一体治沙模式向六位一体综合发展模式的转变,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目前,沙漠中已有经果林和苗圃1.5万亩,畜草种植面积1000亩,同时发展养殖业。这种模式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创造了改造利用沙漠、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范例,被国务院确定为宁夏经济建设重点推广模式。
如今,荒漠变绿洲,绿洲变成了美丽的家园。灵武市的山沙区形成了以白芨滩为中心,连接山区5个乡镇较为完整的防风固沙林体系,灾害天气逐年减少。(记者朱磊刘峰)。
本文来源:乐鱼app官网下载登录-www.thetrashblog.com